產後抑鬱症

什麼是產後抑鬱症?
產後抑鬱症是婦女產後短暫鬧情緒是很普遍的,大約三分之二產婦會有情緒波動。不過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,通常在產後兩三天開始好轉,過了一星期情緒便穩定下來。所以這種情形並不需要治療,只要丈夫和醫護人員作好心理準備,隨時給予產婦適當安慰和支持。
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講解產後抑鬱的情況:
張太太誕下女兒不久之後,就開始感到渾身不對勁。她憶述說:「我本來應該很高興,但不知為甚麼終日以淚洗面,心情煩躁不安。我睡不著覺,小小的事也不能做決定。有一次在玩具店中,我站了半小時也不能決定買甚麼嬰兒玩具給女兒。」
張太太患的產後抑鬱症相當普遍,十個產婦中就有一個患有此症。產後抑鬱症通常在產後兩星期發病,產婦會易哭、疲乏、煩躁、失眠、體重下降、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、內疚自責、對未來也失去希望。
臨床觀察發現,誘發產後抑鬱的原因有以下四點:
1)婦女產後心理適應出現問題。
2)產婦缺乏充足睡眠。
3)產婦害怕肩負護理嬰兒的重責。
4)女性賀爾蒙在產後大幅下跌,令情緒失衡。
如果產婦曾患過抑鬱症,患上產後抑鬱症的機會率會跳升至百分之二十五。如果上一次生產曾患此症,再患的機會高達百分之五十。如果產婦缺乏家人支持,自己又缺乏經驗(年輕或第一胎的產婦),也較易患上此症。
嚴重的產後抑鬱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抗鬱劑和接受心理治療。患者的嬰兒,最好被安排暫由親友照顧,因為患者需要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。也有部分產婦會因為情緒極度低落而產生妄想(機會率頗低,大約一千個產婦中會有一個),以為自己的孩子有先天殘疾。妄想可能令患者會有傷害孩子的傾向,所以必須短暫和孩子分開;當患者情緒較穩定時,才在家人或醫護人員監管下,有限度地照顧孩子。
抑鬱症相關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