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/精神科

雙重疫情陰霾下的港人心態

2020-03-28T22:57:16+00:00

雙重疫情陰霾下的港人心態 抑鬱症的比率上升至 9.1% 2019 和 2020 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惡劣的兩年。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精神健康調查,2019 年 6 月至 7 月港人疑似抑鬱症的比率從 2014 年的 5.3%上升至 9.1%。根據另一份權威醫學期刋「剌針」Lancet, 香港患創傷後遺症的比率,從 2009 年至 2019 年期間,增加 590,000 至 190 萬。無怪乎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,這是流行病學中的「精神健康因嚴重社會事故的疫症」。 禍不單行,緊接著社會事件的創傷,新型冠狀肺炎在 16 年後又再登陸香港,雖然病毒的結構與 2003

雙重疫情陰霾下的港人心態2020-03-28T22:57:16+00:00

憂鬱症會好嗎 ?

2018-09-04T10:14:36+00:00

憂鬱症會好嗎 向信任的人傾訴 向你信任的家人和朋友傾吐心聲,因為抑鬱的思想會令你鑽牛角尖,聽聽別人的意見,可令你茅塞頓開。多些參與社交生活,也可以幫助你從不快的思想困局中走出來。你可以和親朋看電影、打球、或者喝下午茶,總之做些你喜歡的事。 抑鬱症的康復需要時間 大部分抑鬱症會痊癒 抑鬱症不是普通的傷風感冒,不會馬上就藥到病除,但請緊記:絕大部分的抑鬱症都會痊癒。有一位抑鬱症復發的營業代表,每次覆診時他的太太都會陪伴左右。過了差不多兩個月,他的抑鬱症還沒有起色。每次來見我,這對夫婦都失望地問:「病情一點也沒有改善,還要等多久呢?」。直到治療十星期左右,他才開始有些笑容,也較主動和家人說話。再過了兩個星期,他已經談笑風生,也有信心重新投入工作。 不向抑鬱症低頭 他是我所醫治的重鬱症病人中,康復得比較慢的一個,有時我也會為他著急。經過這次黑暗的風暴,他不但重新拾回生活的樂趣;在等待的過程中,他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性格有更深的體會。他的太太告訴我,他變得更開放和關心別人。他使我想到不少自己曾經幫助過的患者,他/她們都沒有向抑鬱症低頭,反而在對抗這個人生大敵時,更熬煉出頑強的鬥志和人性中高貴的一面。他/她們雖然曾經是我的病人,但我從這些生命中所學習到的,比自己所付出的還要多。 歡迎你聯絡抑鬱症專家醫生: 蕭宏展醫生 談談 (診所電話:   2332 0208)。 蕭宏展醫生是 <<心靈診所 1 抑鬱症 >>及多本精神科書籍的作者,也是資深的精神科醫生,曾任公立醫院精神科主管。

憂鬱症會好嗎 ?2018-09-04T10:14:36+00:00

探究性憂鬱症心理治療

2018-02-09T11:02:18+00:00

探究性憂鬱症心理治療病例 海倫是一位單身的美國電腦專家,她剛過四十歲,到香港工作已經四年多了。她在美國中西部成長,是六位弟妹的大姐。她的父親是位牧場主人,天生很有領導才能,但性情嚴苛,經常挑剔兒女們的小錯,動輒破口大罵,甚至施行體罰。海倫很愛護弟妹,常為弟妹出頭,所受的苦自然最多。幸好母親很疼愛她,為她擋了不少父親的雷霆大怒。可惜母親在她十一歲那年因乳癌去世。此後她除了要代替母親照顧弟妹,還要隻身面對父親的怒氣,直至弟妹長大成熟,她進大學念書後,才脫離這些日子。 畢業後她開始在一間大公司工作,更找了一處新居所和一位女同事瑪麗同住。她和父親一樣,辦事能幹,有領袖的風範。但她常感到男性上司過分挑剔,又喜歡弄權。她很容易與男上司發生爭執,總覺得是因為自己有才幹,才會遭到上司打壓。她對自己要求很高,雖然在工作表現方面尚算滿意,但常覺得自己對瑪麗和同事不夠體諒。 海倫與男士們的邂逅每次都沒有結果。有時她覺得男友太過大男人,有時明明對方頗合自己理想,但到了關係開始親密的時候,她就覺得很不自在,總要找些理由躲開他。四年前她和女同房一起被調至香港工作。過了不久,瑪麗因為忍受不了她的過分呵護,在一次吵架後搬走了。瑪麗搬走以後,海倫覺得很孤單和沮喪,她的睡眠愈來愈差,思考和集中能力衰退,最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。 什麼是探究性心理治療 探究性心理治療(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)的鼻祖是現代心理學之父弗洛依德。如果他還在世,他會告訴你:海倫和男上司的鬥爭是她和父親鬥爭的延續。弗洛依德認為,成年人的心理受童年時與父母的關係所影響,海倫對異性關係的憤怒和害怕,是因為她將對父親的憤怒和恐懼投射到他們身上。童年保護弟妹的經驗,也塑造了她對瑪麗過分保護的心態,而且這種關係是病態的,因為只有一方付出,而另一方只是接受。因此當瑪麗憤然離開後,海倫不能再依附在這種只有付出的關係上,她很快便崩潰了。 探究性心理治療的實踐 海倫每次見我的時候,都用很多時間訴說心聲,我也耐心地聽,有時也會對她的情緒作出回應,每次覆診後我都會根據她的心理狀態為她處方藥物。但我不是海倫的心理治療師,她每星期都會見一位探究性心理治療師(一位女士)。治療師會從她現在的人際關係中,追溯她童年時與父母親的關係。有時也會分析她的夢境,探究她潛意識裡所抑壓的感情。最近,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心理治療,治療師漸漸要掀開她心靈深處最隱閉的創傷。因此她最近情緒很不穩定,幸好有抗鬱劑防止她的情緒再大幅下跌。 雖然如此,她和治療師都很樂觀。她們都期待著這個創傷被掀開,就像灌膿的毒瘡被手術刀割開後,傷口可以自己痊癒。探究性心理治療認為,當壓抑到潛意識的感情被揭開後,患者能真正面對它們,心病才能得到醫治。 我的一些看法 探究性心理治療是一門很複雜和抽象的學問。我雖然稍有涉獵、也偶爾用這套原理去分析患者,但除了少數幾位患者外,我很少將這療法整套應用在我的病人身上。我相信,如果把這套理論向一般讀者鋪陳出來,可能大部分讀者都會覺得難以消化,因此決定採用個案式的探討。雖然這套學說和療法毀譽參半(最大的批評是它的治療期太長了),但我覺得它對某些被童年傷痕影響很深、有比較嚴重性格問題的患者,仍能提供寶貴的幫助。而且近年來心理治療界的趨勢(特別在美國),是將治療期縮短至半年以內。因此我仍盼望,這套療法可以在不久的將來,開放給更多有這方面需要的人士。

探究性憂鬱症心理治療2018-02-09T11:02:18+00:00

設法建立抑鬱症康復者的自信

2018-01-04T12:01:23+00:00

抑鬱症康復 若蘭是一位年輕的小學教師,她患了重鬱症,經過藥物治療後,開始康復過來。可是,她的情緒時常波動,她經常和另一位教同一科目的老師比較,會因對方懂得引學生發笑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而自己卻沒有這方面的才能而悶悶不樂。最令她介懷的,是同事們對她好像忽冷忽熱,令她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很令人討厭。其實她談吐溫文,樣貌清麗,是個討人喜歡的女孩。有一次覆診的時候,治療師忍不住挑戰她,期望她能客觀地評估一下其他同事對她的接納,她竟然接受了這個挑戰! 若蘭與治療師一同草擬了一份問卷,其中一條問題是這樣的:「由 1 到 10(1 代表最低,10 代表最高),請你評價一下平日和我相處時感到的舒適感。」按照一般問卷調查的準則,這問卷按她同事姓氏(英文拼音)的順序排列,每隔幾位就抽取一個樣本,不專揀她比較熟的同事進行調查。調查的結果,令她喜出望外,因為在平均分 10 分是滿分的標準下,她取得了 9 分。自此以後,若蘭的思想改變了。她和同事相處時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,她笑得更自然,和同事的話題多起來,同事對她的接納自然增高。 認知心理治療法配合藥物治療的成效 根據研究,這個療法如果和藥物治療配合,療效會比單獨進行更好。因此,有些病人是同時見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的。也有一些患者像若蘭一樣,從精神科醫生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和認知心理治療。在香港受訓的臨床心理專家,大都接受認

設法建立抑鬱症康復者的自信2018-01-04T12:01:23+00:00

抑鬱症認知心理治療法

2019-12-14T16:24:23+00:00

以下抑鬱症認知心理治療法的實例 雅倫是一位大學生,她在大學二年級時患上重鬱症,開始接受藥物和認知心理治療(Cognitive therapy)。以下是她和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的一段對話。 治療師:雅倫,你剛提起想找一份暑期工的計劃⋯⋯ 雅 倫:對,我需要錢用⋯⋯但我有點困惑。 治療師:(發覺患者的情緒變得更低沉)你現在想到甚麼?雅 倫:我沒有能力應付工作。 治療師:這個想法有沒有影響你的心情?雅 倫:令我不開心,真的很不開心。 治療師:「沒有能力應付工作」這個想法令你很不開心。有甚 麼理據支持你這個想法呢? 雅 倫:因為我連上課也感到很吃力。 治療師:唔,還有別的理由嗎? 雅 倫:我不知道⋯⋯我感到很疲倦。我很難推動自己去找 工作,更難推動自己每天去上班。 治療師:如果你現在沒有工作,要你去找一份工作,這當然很吃力。但你現在已經有工作,你只是繼續留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,有甚麼困難令你覺得不能應付 呢? 雅 倫:唔⋯⋯沒有,我想不起其他困難了。 治療師:反過來說,你能否想到一些支持你可以繼續工作下 去的理據呢? 雅 倫:我去年曾工作過,而且是一邊工作、一邊讀書。但 今年⋯⋯我真的不知道。 治療師:還有甚麼支持你可以工作的理由呢? 雅 倫:我不知道⋯⋯或者我可以做一些時間不太長和輕鬆 一點的工作。 90 91 治療師:有甚麼工作符合這些條件呢?雅 倫:做售貨員也可以。我去年也當過售貨員。治療師:你可以在甚麼地方找到這類工作呢? 雅 倫:也許可以試試大學書店,我看到他們聘請文員的啟 事。 治療師:好。那麼如果你真的可以在大學書店工作,甚麼會 是你最差的際遇呢? 雅 倫:我想是不能應付工作。 治療師:假如你不可以承受這個打擊呢?雅 倫:唔,那我辭職不幹好了。 治療師:那甚麼會是你最理想的際遇呢?雅 倫:唔⋯⋯或者我可以做得很輕鬆。治療師:在你預計中,真實的情形會怎樣? 雅 倫:我想開始工作時會吃力些,但我可能會漸漸應付得 來。

抑鬱症認知心理治療法2019-12-14T16:24:23+00:00

抗抑鬱藥的疑慮

2017-10-27T06:33:59+00:00

抑鬱病患者對抗抑鬱藥常會有以下疑慮 "我還可以照常上班,我的情況應該不是差到要吃藥吧?" 如果醫生認為藥物對你有幫助,那並不表示你的情況很差,也不代表你的精神有問題。很多人以為嚴重抑鬱至不能工作的人才應該服藥,其實抗鬱劑對輕一點的抑鬱症同樣有效。如果你的抑鬱症較輕,可能不需要服用藥物;但有些抗鬱劑,確能改善病人的情緒狀態和生活素質。如果這些藥物能幫助你的情緒好轉,你可能會後悔為甚麼不早一點接受藥物治療呢! "我一向都比較悲觀沉鬱,我應該接受自己這種性格吧?"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有輕鬱症,把沉鬱、暴躁或焦慮當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,其實這些陰暗面未必是你性格的一部分。新一代抗鬱劑對慢性輕鬱症特別有效,很多慢性輕鬱症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後,都能經歷生活素質的大幅度改善。 "我不會吃任何精神科藥物,因為我沒有精神病!" 抗鬱劑是專門治療抑鬱症的,並不是用來醫治精神病。如果你的醫生建議你服用抗抑鬱藥,那是因為醫生肯定你所患的是抑鬱症,並不是精神病。 "其他人會因為我吃抗抑鬱藥而歧視我,我會被視為低人一等嗎?" 很多人會有這個憂慮,但你不用害怕;除非你告訴別人,否則沒有人會知道你服用抗鬱藥。如果你告訴一些關心你的人,那些人多半會因為你的情緒病得到治療而感到高興。

抗抑鬱藥的疑慮2017-10-27T06:33:59+00:00

開設精神科診所

2017-02-19T09:57:50+00:00

蕭醫生自 1994 年開設精神科診所開始私人執業,但仍不停繼續專業上的學習和訓練。每年起碼有兩次參加美國或歐洲的專家會議,學習最新的學術研究和治療方法。

開設精神科診所2017-02-19T09:57:50+00:00

聯合醫院精神科主管

2017-02-19T09:58:04+00:00

蕭宏展醫生於1988 年至 1993 年間出任聯合醫院精神科主管,任內積極推動社區及兒童精神科工 作;及主領聯合新院精神科部的規劃。在資源緊拙的日子,為病人爭取採用多種新抗鬱藥物(例如血清素),因此聯合醫院係 90 年代全港擁有最先進精神科治療的醫院之一。

聯合醫院精神科主管2017-02-19T09:58:04+00:00

精神科門診部駐院醫生

2017-02-19T09:58:49+00:00

蕭宏展醫生畢業於皇仁書院,以優異會考成績取得香港政府獎學金及摩利臣奬學金。於一九八一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, 歷任西區精神科門診部,青山醫院,葵涌醫院及瑪麗醫院駐院醫生。

精神科門診部駐院醫生2017-02-19T09:58:49+00:00